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骗子的花招多、翻新快,诈骗与反诈之间,拼的就是速度。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意识,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映象派出所除了积极向辖区群众进行反诈宣传,还紧盯电诈预警,接到预警迅速启动反诈劝阻机制,和时间赛跑,用高效和智勇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近日,家住昆明市盘龙区的陈某接到了“公安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她往“安全账户”转账证明自己的清白,以“洗脱嫌疑”。正当陈某准备将账户中的200万元进行转账操作时,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成功劝阻了这起电信诈骗。

当天上午,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映象派出所接到劝阻预警:辖区有群众接到诈骗电话并长时间在通话,无法接通电话,需要上门劝阻。
接到预警后,映象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陈某家中进行核实劝阻。民警到达时,陈某正在房间内接听电话,直到家人告知陈某警察来了,骗子察觉有异才将电话挂断。
让民警意外的是,陈某见到民警表现得极其紧张,一直以为是公安部门上门调查自己的。
民警询问后得知,原来,陈某当天早上接到自称“公安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表示陈某涉嫌违法犯罪,要求其转账到相关安全账户证明自己的清白以此洗脱嫌疑。
在民警赶到之前,陈某已与对方“多个部门”转接电话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在通话中,对方一直要求陈某转账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并严厉告知不允许将此事告知他人,要求对通话内容进行保密。
“如果不是民警及时劝阻,我一辈子的积蓄可能就被骗空了。”陈某心有余悸地说。
防范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八条法则
1、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3、凡是接到来电显示系境外、+号或00开头的自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都是诈骗;
4、凡是询问银行卡号、要求下载APP或者打开屏幕共享的电话,都是诈骗;
5、凡是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或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公检法单位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7、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8、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