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津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在“快手”平台发布辱骂视频引发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发布者宋某某连续三天在其快手平台发布道歉视频,一场因“小视频”引发的近两年的纠纷被化解。
案情简介:王某某与宋某某系同村村民,双方偶有矛盾。2021年9月,王某某与宋某某因家长里短再次产生纠纷,为出口气,宋某某便通过快手平台发布低俗语言辱骂王某某。
王某某报警后,盐津县公安局对宋某某处以7日行政拘留。后王某某向盐津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要求宋某某删除辱骂视频并赔礼道歉。本院判决责令宋某某在其快手平台上删除辱骂王某某的视频,并连续三天发布向王某某道歉的视频。
判决生效后,王某某多次要求宋某某按照判决书内容履行,但宋某某一直未履行。王某某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7月,执行干警邀请宋某某所属村委人员一起来到宋某某家,为其释法明理,一一解答其疑惑。宋某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当场通过其快手平台发布了道歉视频。
法官寄语:网络虽是个虚拟空间,但不是法外之地。在这个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宣泄情绪,张扬个性,分享喜悦。但是,法官提醒你,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谨言慎行,要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做到不发布、不转发未经证实的有可能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信息。任何通过网络散布不实消息、损害他人名誉、侵害他人隐私等行为,造成后果的,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