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青年干部培养的指示和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服务”“党建+业务”品牌模式为全市法院干警量身打造“昭法同研”青年法官沙龙,充分调动年轻法官干警调查研究工作中的能动性,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解决队伍建设、审判、执行和司法改革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2024年3月22日,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培育青年法官才俊”主题青年法官沙龙在盐津县人民法院举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鲁军,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申炜、副院长王家升出席活动并作指导发言,昭通中院机关第三支部及两级法院六个调研课题组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始前,中院机关第三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杨光凤领学了近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阐述了昭通中院组织开展沙龙活动意在通过“党建+服务”“党建+业务”,提升工作质效的目的。
盐津现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太永主持活动,并就如何培养青年调研人才作交流发言:一是校好“选”的刻度尺,精准识别人才;二是耕好“育”的试验田,厚植生产土壤;三是种好“新”的梧桐树,搭建发展平台。
第十八届泛珠三角合作与法治论坛一等奖和全国法院第35届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二等奖获得者盐津法院干警陈圳,就开展调研课题,如何提高自身调查研究能力作交流发言。
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制度研究课题组:一是融合多元力量,变“我管”为“共管”;二是有效整合资源,由“单兵”成“军团”;三是促进“两法”融合,守“法理”重“习俗”;四是强化数字赋能,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深化诉源治理改革研究课题组:分别从诉源治理概念的全面梳理、数据和案例分析十一县区党委政府及两级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开展的现状、诉源治理工作的困境进行分析、路径探析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并针对存在的困难,提出对策建议,指导两级法院完善诉源治理机制,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昭通市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研究课题组:主要总结昭通市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基本做法、实质困难、实践中面临的理论和制度困境及积极探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途径多元机制。切实扭转行政审判“两高一低”现状、从源头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发生及建立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措施办法。
刑民行交叉案件问题研究课题组:从选题背景、基本思路、总体框架、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原则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阐述。
队伍素能提升课题组:结合两级法院队伍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素能提升的方法、干部管理人才培养与使用、人才资源管理领域等方面,拟为昭通市法院系统今后开展队伍素能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提高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水平。
执行机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从当前执行权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诉源治理与执源治理不相匹配的矛盾、执行措施的单一、小标的案件、异地案件终本率增加等方面就立审执协调进行交流。
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申炜,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家升对青年法官对课题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各课题组成员用心、用情做好课题调研,将调研结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鲁军听取青年法官干警精彩发言后,提出殷切希望:
一是要继承传统,发扬优秀。昭通法院的调研工作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我们要重树起调研成效和品牌,增强职业荣誉感、集体荣誉感和对外影响力。
二是要终身学习,提高素养。要把在学校养成的学习及写作习惯坚持下去,多读书、会调研、会宣传,能办案、善做群众工作,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警。
三是要勤于动笔,形成习惯。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将思想、感悟记录下来,整理撰写成调研文章和优秀论文。
四是要总结提炼,推动工作。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总结经验做法,通过调研报告的方式为上级的决策提供参考。
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弘扬青年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姿态,为新时代昭通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